军事专家解读航展热门机型 四大首次亮点解析
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于11月12日开幕,多型“明星装备”已经抵达珠海。此次航展在装备展示方面出现了四个“首次”,军事观察员王亚男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。
11月8日,空军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歼-35A在珠海金湾机场上空进行首次场地适应性训练。歼-35A、歼-20战机和俄罗斯苏-57战机首次在珠海“会面”。曾经名为“鹘鹰”的歼-35A战机如今与公众见面。这型战机除了装备空军外,其改进型有可能会在海军出现。由于采用了开放式架构,歼-35A战机的软硬件系统升级、迭代、更新可能更为频繁。歼-20、歼-35A战机同框,表明我国的重型、中型两型隐身战机都已达到批量列装的条件,说明我军在隐身平台上的装备将呈现多样化、协同化趋势。俄罗斯的苏-57战机在中国航展上亮相,其中最重要的含义很可能是为了在未来的出口市场上赢得先机。
红旗-19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将首次亮相中国航展。该系统不仅能拦截常规的弹道导弹,还能在大气层内拦截具备极高速度和机动能力的滑翔弹头。如果红旗-19具备这样的作战能力,表明我国在相关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。
11月9日,海军歼-15D舰载电子战飞机、歼-15T舰载战斗机在珠海金湾机场上空进行适应性训练。歼-15T舰载战斗机首次公开露面。歼-15T战机的出现表明我国在弹射版舰载机的研制上已经取得了成功。这型战机要在起落架的结构、机体的结构强度上做全新的设计,它适配的是最新锐的电磁弹射器。歼-15T战机的亮相意味着我国舰载重型战斗机拥有了更大的载弹量、更大的航程、更好的作战效能,具备了更加强悍的作战能力。
本届中国航展将首次设置“无人系统演示区”。在当前的世界军事技术变革中,发展无人装备是方兴未艾的潮流。无人系统的兴起标志着传统作战功能平台的全面无人化,需要强大的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系统、更加紧凑的电子设备、更加先进的通信手段。在现今动荡的国际形势下,我国的国防科技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。此次参展的展品体现了先进性、自主性、创新性特征,依托的是我国发展先进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。这样的能力才能在维护国家主权、安全、发展利益的同时,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奠定稳固基石。